广东省数字政务协会
首页 >简讯 >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 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 2016年09月05日 15:45 发布人:

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学者看来,作为规范和指导未来1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描绘了我国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的前提下全面推进信息化的路线图。

在受访学者看来,蓬勃发展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正引领各国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信息化将成为驱动我国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为我国重构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历史机遇。围绕信息化发展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研究员李广乾。

新时代需要新的国家信息化战略

问: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事实上,早在2006年,国家就出台《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综合国际竞争和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您如何看待信息化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您看来,本次《纲要》的出台是基于怎样的背景?

李广乾:之所以要对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战略进行调整,是因为与2006年相比,我国信息化发展所面临的各方面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技术环境发生了变化。2006年还是基于传统的信息化环境,技术上相对简单,主要表现在连接范围有限、业务功能较少、应用成本较高等。08年之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大量出现且发展迅速,极大地改善了信息化发展的大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对《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进行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地反映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面貌、格局。

第二,全社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近年来得到了显著提高。在这方面,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代表性,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电子商务规模最大的国家。此外,近年来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发展迅速,正在对经济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这些都这是2006年时想象不到的。

第三,信息化建设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变得更加突出。以前,信息化只限于高端产业,而当前信息化则几乎涉及到每一个产业、每一个人。以BAT为代表的平台经济、电子支付、电商快递等成为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型基础平台。

此外,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和国际经济环境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网络安全、国际互联网治理环境等也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所有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得对《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进行修改、完善,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纲要》整合了近年来的诸多重大战略

问:《纲要》是规范和指导未来1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您看来,本次《纲要》的亮点有哪些?《纲要》提出着力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培育信息经济,促进转型发展,在您看来,《纲要》的出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广乾:《纲要》的亮点很多,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两个方面:首先,加强整合。《纲要》整合了近年来的诸多重大战略,将这些战略融合到整个信息化建设当中,做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为贯彻落实当前有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的国家战略,《纲要》在信息基础网络建设与互联互通、自主可控的关键信息技术与产业体系建设、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党委和政府的信息化能力建设以及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为服务和促进这些战略提供了技术、产业和基础保障。

其次,强化新思维。基于近年来国际网络安全与国际网络治理发展形势,《纲要》提出了很多以前从未有过的信息化发展新思维。这些新思维主要包括:明确网络空间的国家主权属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信息化发展理念、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保护等。此外,与上次的战略不同的是,《纲要》明确了军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纲要》对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纲要》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并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本身,都是一个个的大产业,《纲要》提出的“构建先进技术体系、加强前沿和基础研究、打造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等政策措施将极大地促进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二是信息化使得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涉及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大多数产业面貌都将得到极大的改观。三是互联网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以BAT为代表的企业长期以来在泛娱乐化方面发展极为迅速,但是近几年来明显遇到了“瓶颈”,下一步如何与制造业融合则是克服泛娱乐化问题的重点,也是以BAT为代表的企业发展的出路所在。

补齐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短板

问:《纲要》提到,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谁在信息化上占据制高点,谁就能够掌握先机、赢得优势、赢得安全、赢得未来。我国信息化实践中还存在哪些短板?对于推进《纲要》落地和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您有何对策性建议?

李广乾: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短板仍然较多,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仍然受制于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体系尚待建立和完善,在国际工业4.0(或工业互联网)的国际竞争中继续处于不利的落后局面,互联网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机制尚未有效形成,等等。

为推进《纲要》落地,今后需要强化管理创新与制度建设方面努力。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基于《纲要》,进一步明确和建立完善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特别是要加强关键信息技术研发、IT产业体系建设、信息化应用与网络安全之间的协调,加强《纲要》与国家其他重大战略的总体协调,实现信息化建设与关键信息技术和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加快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制度。这包括两个方面:尽快完成有关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基础性的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例如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等;为促进融合性新兴产业稳步发展,需要对原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修订、完善。在这方面,近期出台的有关网络约车方面的政策开了一个好头。

--加强对于平台经济的治理。这些年来,平台经济在促进我国信息化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平台经济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例如垄断及其所带来的创新不足问题、诚信缺失、无序竞争等,为此需要我们加强对于平台经济的治理。

--加强《纲要》落实工作的组织建设、监督管理与政策评估。只有这样,才能将《纲要》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