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数字政务协会
首页 >简讯 >破解网络舆情困境 运用互联网思维改进群众工作
  • 破解网络舆情困境 运用互联网思维改进群众工作
  • 2016年09月09日 14:57 发布人:

9月5日下午,举世瞩目的G20峰会在杭州闭幕。9月6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文《办G20不值?看看中国收获的十大红利》,细数G20峰会对中国的外交、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积极意义,事例详实,论证有力,无不令人信服和振奋。正如习近平主席会见中外记者时所言,G20杭州峰会取得了丰硕成果,画上了圆满句号。

然而,我们在聚焦于杭州G20峰会之时,在为G20峰会取得的丰硕成果而欣喜之余,不可忽略为确保会议的安全有序进行,全国各地公安、政法、民政、信访、网信等部门付出的繁重而复杂的安保工作。安保工作的一项关键任务在于防止群众在峰会期间进京赴杭上访。当前,峰会虽已结束,但很多地方的安保工作还在持续。

冷静分析,近年来,不仅仅是G20峰会,每一次国家的重大会议及庆典活动期间,都会出现群众进京上访高潮和网络舆情频发现象。群众之所以借此时机上访,是想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促进自身诉求的解决。

如何破解这种困境呢?笔者以为,功夫在平时。倘若各地政府平时将群众工作做好,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就不会出现进京上访高潮。改进群众工作,消除民生痛点,化解基层矛盾,必须运用好互联网。不能把互联网仅仅当作辅工具,停留在“术”的层面;还要树立并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提升工作质量,在“道”的层面实现转型升级。

要有防微杜渐的意识。群众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难免发生问题,问题不及时解决就容易酿成网络舆情乃至社会矛盾。一旦发生负面舆情,必然会对事态的发展或对某地区、某部门的形象造成恶劣影响。很多涉事单位对此很是恼怒,总习惯于求助当地网信部门或网站后台管理人员对舆情进行删除或屏蔽处理。即便如此,负面舆情造成的恶劣影响仍然很长时间难以消除。之所以造成如此被动的局面,是因为忽略了此类舆情产生的原因及传播规律。民生舆情不同于谣言,它是民众心声和心理诉求的反映。民生舆情产生的根源在于现实生活中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没得到有效改善,人民群众对现实生活不满意。这启示我们:应对网络民生舆情重在预防,上上之策是要注重从根本上消除其产生的根源,这就要求对于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好苗条,要及时疏导,及时改进,让民生没有“伤痛点”,将群众的不满情绪消除在萌芽状态。

要有包容开放的胸襟。互联网是能快速引发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平台,群众在日常生活,尤其是接受政府服务过程中,越来越习惯将个人体验及情绪通过网络进行宣泄。同时,受到网络上“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现象的影响,一些矛盾主体在表达诉求时,故意采取扩大情绪、激化矛盾、诉诸冲突的方式,以期引起轰动效应求得问题的解决。加之,中国网民基数极大,且具有爱“凑热闹”、爱“推热点”的特征,接受网络信息时极易带入个人情绪,对事件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鉴于此种情况,在群众工作中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对待群众要有感情。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为群众办事服务过程中要做到笑脸相迎,真诚相待;忌简单粗暴,忌麻木不仁。即便不能及时解决群众诉求,也应该以自己的热情和真诚,争取群众的理解,为问题的进一步解决争取时间。二是要贯彻执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纸包不住火”。群众工作不怕出问题,也难免出问题,关键是要有对待问题的诚恳态度,且不可以讳疾忌医,遮蔽掩盖。诸多网络舆情案例表明:面对问题或突发事件,官方隐瞒遮掩或沉默不发声,往往是诱发舆情的重要因素。为此,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各项工作中,要坚持做到阳光操作,及时公开和发布政务信息,增强与群众的沟通和畅通,寻求与民意之间的切合点和认可度,减少群众的疑惑和误解,从而减少负面舆情的源头。

要有至善至美的追求。互联网具有信息互通功能和放大镜效应。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工作,要做好被大众围观、被反复检阅的准备,任何细微纰漏都可能成为舆论诟病的焦点,对处置公正性和政府公信力造成影响。群众工作要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考验着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热情和耐心,容不得一丝一毫的糊弄欺骗和马虎大意。如果,对待群众诉求或麻木不仁,久拖不决;或“雷声大,雨点小”,只徒虚名不务实;或粗枝大叶,只图表面热闹而罔顾群众感受和满意度。那么,必然让群众产生不满和怨愤,进而造成网络负面舆情的频发,甚至阻碍工作进程和效果。因此,做群众工作要有至善至美的追求,力求让群众称心满意。同时,针对舆论反响强烈的群众工作问题,要积极与网友开展互动和沟通,做好舆论引导,快速准确有效地处理网情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