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数字政务协会
首页 >地方政策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智慧云浮”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智慧云浮”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 2015年12月18日 00:00 发布人:咨询组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智慧云浮”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云府办函〔2015〕12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智慧云浮”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云计算办反映。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12月1日

 

“智慧云浮”建设工作方案

 

智慧城市是城市管理革命和发展模式创新,是现代化城市整合发展的更高形态,其核心在于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构建无所不在的高速融合网络、智能感知环境和超强海量运算能力,改革城市信息系统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公众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质量,推动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的高端环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统筹规划,政府主导,统一标准,均衡发展、协同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指导方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民生、促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重点,充分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大力拓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加速培育信息经济和信息消费新业态,加快“智慧云浮”建设步伐,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导向。坚持以服务为导向,立足市民生活、企业生产、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实际需求,发挥信息化对科学高效配置资源的支撑和服务功能,切实增强“智慧云浮”建设带来的便捷、高效、创新的感受度,让“智慧云浮”建设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协同共享,融合创新。紧密结合“互联网+”思维模式,构建高度集约的信息基础设施,强化城市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大力推进跨部门、跨领域业务协同,有效提升政府管理效能和综合服务水平,提升全社会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鼓励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商业化和推广应用。

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规范标准、统筹协调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坚持企业主体地位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在竞争性领域坚持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市场化,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培育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力量,形成社会、企业、政府合力推进的格局。

统一标准,整体规划。信息资源共享技术标准是“智慧云浮”主要建设内容之一。“智慧城市”是建立在跨部门、领域、地域的纵横分布式网络之上应用体系,为确保系统的兼容性和开放性,保证信息资源的共享,“智慧云浮”按统一规划、顶层设计的方式组织实施。

循序渐进、重点突破。充分认识“智慧云浮”建设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从政府组织管理体系、城市信息化系统顶层设计、城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成熟应用示范工程等多维度切入,循序渐进,切实推动城市智慧化协同发展。结合实际,突出应用,讲求实效,找准民生需求、产业升级的突破口先行先试。

三、工作目标

在党的“十八大”精神,国家信息消费和信息惠民政策及云浮市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指导下,秉承“政府主导、市场驱动”的原则,紧紧围绕“智慧云浮”的战略发展规划,以打造开放、融合的支撑枢纽“智慧云浮”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起点,充分发挥云浮发展云计算产业的优势,构建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形成高效便捷、无处不在的信息服务,建设全程、全时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低碳绿色环境友好的宜居城市,建立现代化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创新活跃的智慧产业体系,为云浮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强大支撑。

具体目标:

1.全面提升面向市民与企业的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建成全市统一的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民生服务应用有效促进信息消费,企业服务有效促进城市经济运行工作,智慧化医疗、教育、社保、社区等服务基本涵盖全体市民,民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

2.社会治理能力显著增强。政府行政办事、跨部门协同工作网上办理流程一体化基本实现。基于网格化的城市综合管理基本覆盖全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城市人口精准管理基本实现。统一应急机制初步建成,实现与环保、水利、安监、气象、卫生、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应急信息全面共享,城市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与处理能力明显提升。

3.落实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创新创业环境,云浮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全面普及,商业新模式、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信息消费意愿持续增强,信息消费能级稳步提升,信息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

四、工作计划

(一)一期搭建框架,试点先行。

依托云浮“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智慧云浮”大数据中心。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系统,加快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建立多层次、跨区域的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机制,提供数据交换、数据存储、数据管理等服务;建设贯穿市、区、镇、街“四级”信息服务体系,连接各级政府、单位部门和公共服务机构的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加强部门间的资源交互共享体系建设。

制定“智慧云浮”相关标准规范,将各级政府、单位部门服务及数据进行集中规范化梳理、分类,打造云浮智慧城市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的枢纽,构建公共信息资源服务体系。

建设以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为核心基础的“智慧云浮”大数据中心;提供信息查询、核查、比对、引用等信息服务,奠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础。

搭建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基本框架,为市民融合服务、企业融合服务、城市运行管理奠定基础。优先建设市民融合服务平台(一期内容:政务服务、政民互动、教育服务、融合账单、社区服务等)、云浮地下管线管理系统,数字城管(一期),以云城区、新兴县为切入,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大综管)试点,以及智慧教育云平台搭建、推广应用及完善运营。

(二)二期以点带面,突出亮点。

本着“基础先行,民生优先”的原则,以提高百姓生活质量为目标,以服务市民为出发点,深化市民服务融合平台。市民融合服务平台以市民服务需求为中心,由政府主导,各类服务提供机构及企业参与,聚合现有各类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新增社会便民服务资源,规划梳理后以基础融合服务产品和特色融合服务产品的形式(如旅游服务、健康服务、农业服务、车主服务、家政服务、维修服务等),通过市民身边的各种便捷服务渠道(网站、手机、热线、自助终端、社区服务),为市民量身打造个性化、人性化、一站式的融合服务体系,使市民能随时、随地、随需、安全、可靠的获取智慧服务。

企业融合服务平台:完成企业融合服务平台核心基础设施环境的建设。以企业服务需求为核心,采用云服务的方式聚合政务、公共和商业服务资源,完成行政审批、项目申报、政策解读等企业关注度较高的政务服务接入。

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建设云浮市城市管理实时监测体系;云浮市城市运行管理的指标模型;建设数字城管系统,建立云浮市部门间的业务协同工作机制,快速处置解决城市运行管理事件;建设云浮市应急辅助系统,解决城市运行管理突发事件;建设云浮市城市运行决策支持系统,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建设云浮市信息发布系统,发布平台服务信息;建设有效的市民参与渠道,加强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能力。

建设数字城管系统(二期)、深化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大综管)应用面、智慧规划平台,完善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系统。

(三)三期创新集聚,全面提升。

建设面向城市运行管理的大数据应用平台,进一步完善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人口基础库、法人基础库和宏观经济信息数据库,通过资源共享与交换平台将各个参建部门的业务信息资源数据汇聚到“智慧云浮”大数据中心,实现异构系统的数据采集、清洗、转换和可靠信息传输,构建大数据应用平台。通过对大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展现,为政府提供科学决策,精细化社会管理以及精准化社会服务。

市民融合服务平台:继续完善云浮市民融合服务平台,拓展服务功能,使云浮市民融合服务基本覆盖全市。进行云浮市民融合服务的运营和推广,拓广服务渠道,优化用户体验。

企业融合服务平台:拓展面向企业服务的公共和商业服务资源,优化企业融合服务平台服务产品。

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根据前期的运行数据不断改善优化城市运行管理平台的基础框架业务应用,完善城市管理的预测预警模型,提升城市管理服务平台的预测预警能力,为城市运行管理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支持服务;整合社会治理业务,基于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实现社会治理的精细化管理;基于城市运行管理平台的基础框架,根据业务需求,建成城市运行管理专题业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府各部门“全业务”智慧化管理。  

最后,全面提升云浮行业智慧系统建设,如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国土、智慧环保、平安云浮等。

平台支撑和保障体系:同步建设平台的支撑和保障体系。平台的支撑和保障体系包括:平台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支撑平台规划建设、运行和运营的标准规范体系;保障平台安全、稳定运行的运维保障体系以及为支撑市民、企业服务落地的服务运营管理体系。

平台运营推广:通过持续的业务运营,将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打造成云浮市政府宣传服务的阵地、市民虚拟的生活家园和社区电子商务的平台。以政务服务为抓手,带动相关的公共事业服务和街道、社区服务模式创新和变革,逐步从单纯的响应型的信息供给迈向需求驱动型的信息消费服务,为区域新兴服务行业树立标准和典范,推动关联行业挖掘和扩展产业链,为信息消费服务业务开展奠定产业生态环境。最终实现政府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性化。

积极宣传推广平台的影响力,使市民、企业能积极、自主、自愿的激活账户、进行实名认证,并获取相关服务。服务产品持续创新优化提升,整合面向市民、企业的各种服务资源和渠道,创新民生服务提供模式,提升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使市民、企业随时随地能够享受方便快捷的服务,实现信息便民惠民,提升公共服务均等普惠水平。拓展新兴服务业态,通过公益信息消费服务实现“利民”和“惠民”。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理顺职能机构。

建设统一的“智慧云浮”推进体系。“智慧云浮”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各级政府和单位部门,须成立自上而下的组织机构推进实施。由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电子政务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统一协调和处理“智慧云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级政府、单位部门成立相应的“智慧云浮”工作小组,配合政务和公共服务资源的整合与协调工作。

(二)完善政策体系。

完善制定以“智慧云浮”发展为导向的法规政策。高度重视“智慧云浮”建设相关的运营规则、法规规范、信息化技术标准的创新和应用试点示范工作。制定和完善“智慧云浮”建设方面政策,优化发展环境,规范建设行为,确保最佳“智慧云浮”建设的市场环境。贯彻提高各项制度、法律、法规的执行能力,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撑体系。

实施云浮市新型智慧城市品牌和标准化战略。加快标准制定和管理工作,打造智慧城市品牌。着力引进培育一批相关领域的标准法规研究机构,依托重点工程,制定满足云浮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需求的标准规范,落实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以及项目管理等领域标准规范制定工作。

(三)强化人才支撑,加大培训力度。

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常规化培训机制。推进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教育,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意义、建设内容、建设流程、相关制度、项目管理、产业发展等各方面进行深入培训,提升政府领导、企业高管及业务人员、社会公众对“智慧云浮”的认识、参与积极性与应用能力。

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的政策环境,加大人才创新力度。加快引进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建立有吸引力的薪酬定价,加快推进人才与资本、技术、产权等国际要素市场的融合和对接,探索人才创业和发展的配套环境等人才激励政策。

组建一支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熟悉政务工作流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成立全市“智慧云浮”工作专家组,邀请相关专家指导“智慧云浮”建设工作。加强对机关干部的信息化和智慧城市教育,培养一批“智慧云浮”建设、应用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信息化培训,特别是领导干部和技术骨干的培训。

(四)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信息安全。

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硬件与软件并举,制定完善“智慧云浮”建设安全保密制度,落实安全保密工作责任制。“智慧云浮”建设安全系统做到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使用,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公安、保密、机要等涉及信息安全的管理机构要加强协调,互相配合,在各自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建立信息安全管理联动机制,严防计算机病毒和网络黑客侵扰,确保“智慧云浮”安全稳定运行。

(五)加强资源保障。

创立投资运营机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财政性专项资金应当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引导和扶持相关领域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城市智慧化建设分级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智慧应用试点示范项目(信息惠民城市试点)的资金扶持,推进城市智慧化重大项目发展。积极推进PPP等投资建设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与运营,并获得合理回报。

 

 

 

 

附件:“智慧云浮”建设工作要求

 

“智慧云浮”建设工作要求

 

一、工作要求

(一)总体要求。

从降低投资成本,提高建设效益,促进政府信息资源整合的角度出发,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基础设施共享、数据共享、平台共享、应用共享机制,加大信息化系统整合力度,升级城市信息资源库和城市数据交换和共享体系,通过全市集中统一的“一中心三平台”,建设面向市民、企业和政府的“智慧云浮”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运营管理体系,实现“智慧云浮”的可持续发展。

(二)市直各部门信息系统建设要求。

市直各部门新建信息化系统要按“智慧云浮”统一标准规范,做好系统信息和业务数据的标准化工作,统一编码、统一存储格式、统一分类索引。做好信息的产生、采集、加工、分类、索引、公布和更新等工作,做到数据准确、记录完整、分类科学、可用性高、使用方便,面向市民、企业和政府提供科学、完整、准确的数据,保证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对重要的办公业务信息资源库,市政府将统一规划,由相关部门牵头完成信息资源库的建设。

对现有的信息化系统要将所产生的信息进行集中的规范化整理、分类,构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并基于该共享体系面向市民、企业和政府(三平台)提供内容权威、数据完整、更新及时、安全可控的信息共享服务,同时实现对政务信息资源的监督和管理。

市直各部门新建信息化系统若无特殊原因,都必须以云浮“云计算数据中心”为建设基础, 面向“智慧云浮”的“一中心三平台”按需提供数据共享服务,配合“智慧云浮”数据资源对接等工作,包括接口、数据访问及存储等建设要素和条件。如涉及敏感信息内容,需报市云计算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审批后实施。

(三)各县(市、区)信息化系统建设要求。

参照市直各部门信息系统建设要求,规划本地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整合与共享,做好系统信息和业务数据的标准化工作,统一编码、统一存储格式、统一分类索引。做好信息的产生、采集、加工、分类、索引、公布和更新等工作,做到数据准确、记录完整、分类科学、可用性高、使用方便,面向市民、企业和政府提供科学、完整、准确的数据,保证发布信息的权威性。

二、主要任务

按照“智慧云浮”顶层设计原则,制定业务及技术标准规范;建设“一中心三平台”,即“智慧云浮”大数据中心,市民融合服务平台、企业融合服务平台、城市运行管理平台,以及建设配套保障体系。

(一)制定“智慧云浮”业务与技术标准规范。

标准化工作是“智慧云浮”建设的基础工作,并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阶段和系统运行维护的全过程。按照“智慧云浮”“整合、共享、提升”的要求,结合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标准,从总体标准、管理标准、信息标准、服务标准和安全标准五个方面进行规划设计。

“智慧云浮”建设遵守国家和广东省信息化相关标准规范,基于现有电子政务信息交换目录和信息交换管理体系,对重点职能部门进行调研,分步制定和完善“智慧云浮”数据交换规范、信息目录规范、服务提供规范、服务质量规范以及平台使用流程和管理制度,加快业务协同共享指标项、共享流程等业务规则的协商与制定。推进各相关单位严格遵循信息资源库及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相关数据规范,加快梳理内部资源,开展资源登记及目录编制。

(二)构建“智慧云浮”大数据中心。

大数据中心是智慧城市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将对分散在各个基础数据库及专业业务系统中的原始信息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形成统一的信息资源体系,并通过适当封装,以组件的模式,向“智慧云浮”不同层次用户,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信息服务。

“智慧云浮”大数据中心建设内容包括公共基础数据库、公共业务数据库、公共服务数据库三大内容,沉淀城市数据,为“智慧云浮”建设和运行提供数据支撑。建设政务云管理平台,完善全市统一的数据共享和交换开放平台,以及“智慧云浮”大数据分析平台,支持市民、企业和政府部门利用公共数据开发新应用和新服务。

1.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

包括人口、法人、宏观经济和空间地理信息四大核心数据库。统筹公安、民政、人口计生、统计、流动人口管理、法院等部门,建设并完善人口信息库;进一步整合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数据,完善法人信息库;以统计部门经济信息为基础,统筹发展与改革、经贸、国税、地税、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经济数据,建立并完善宏观经济信息库;整合与完善国土、规划、环保、旅游等部门的空间地理信息,完善地理信息库。

2.公共业务数据库建设

基于公共基础数据的业务性扩展,不断采集和融合交通、工商、医疗、环保、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业务系统数据,以及各部门业务应用的主题数据,打造涵盖云浮城市各层面、各领域的数据池。

3.公共服务数据库

针对跨领域、跨行业应用需求,对公共基础数据、公共业务数据进行清洗,形成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服务、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主题应用资源库,将“智慧云浮”建设与大数据紧紧联系在一起,实现对海量、多源、异构城市数据的统一层次化管理,实现对多专题、多级别、多年度城市数据的集成化、网络化、标准化、可视化统一管理,为各应用单位提供融合后的主题应用资源服务。

4.政务云管理平台建设

(1)基础技术系统(云管理)

政务云管理平台实现对物理资源的整合和虚拟化,对整个云平台运行性能进行实时监控和日志报告,同时还实现用户交换接口,灵活对云平台的主机、网络、权限、存储等相关资源进行分配、调整、调度,快速配置;申请各种硬件资源和中间件资源启动、停止自己功能服务器功能。实现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统一部署、统一监控和统一备份。

(2)业务及应用支撑系统(工具集)

业务及应用支撑系统包括:应用服务开放工具、业务流程建模工具、表单设计工具、报表分析统计、数据挖掘工具、数据仓库及门户。

(3)接口及服务管理系统

结合当前我市各级政府、单位部门信息化建设情况,为更好的兼容城市内部多源异构的数据,通过建设统一等接口及服务管理系统,实现各部门服务的注册、发布及调用服务。

5.数据共享和交换开放平台建设

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是“智慧云浮”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的枢纽,通过数据交换平台横向与市直各职能部门、各行业专用交换平台系统实现互联互通,纵向与上级和下级数据交换平台实现数据交换,构成支撑全市的跨地区、跨部门信息交换与业务协同的基础设施。

(1)目录及元数据服务体系

通过规划建设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实现对元数据的管理。对来自各行业部门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统一分类管理,包括:资源名称、资源摘要、资源来源、资源类别、资源型态、资源领域、资源地址、资源发布时间等,为用户提供信息目录及元数据检索服务,实现对信息查询、核查、比对、引用等信息服务的权限配置和申请、审核、服务的全过程管理。

(2)数据交换子系统

数据交换子系统包括前置子系统和中心交换子系统。

前置子系统是系统同各应用系统交互的技术通道,负责提供各类技术协议适配器来支持同各应用系统的底层衔接。前置子系统的核心目的是利用适配器技术,实现同各应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服务接入的顺利衔接,并完成协议适配、报文转换、数据封装和与中心交换子系统的消息监听、消息处理等功能。

中心交换子系统通过管理平台提供服务注册,提供服务注册和命名管理、服务的发布、外围应用访问服务的权限控制、基于异步消息的数据传递、外围应用访问服务的异常处理机制,提供统一的资源、服务调度以及状态管理。对于基础以及业务服务实现统一的容器管理,由容器来负责各类资源的访问、服务的调度方式以及服务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从而实现具体业务服务与总线的弱耦合性。

(3)数据共享服务子系统

数据共享服务系统主要用于支持平台与数据分中心之间、数据分中心与数据分中心之间前置数据库的双向数据交换。前置机之间使用“订阅-通知”机制进行数据的交换。当某数据中心的共享数据发生更新时,将数据变化通知发送到每个订阅了该数据的前置机终端,由终端的同步策略决定是否立刻进行数据同步。

(4)共享数据管理子系统

共享数据管理系统用于共享交换数据的整理加工、集成整合、更新等工作,系统提供海量、异构、异质数据的数据入库、编辑、更新、转换、质量检查、查询浏览、统计分析、数据抽取等。

(5)数据监控子系统

数据监控主要面向系统管理员及运维人员。从委办局前置机上所抽取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比对,并最终加载到四大库的数据处理过程、数据处理流程,进行监控,并将结果展示给内部用户查阅。

6.建设“智慧云浮”大数据分析平台

开展云浮市大数据平台应用,以数据挖掘应用、深度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展现,预测未来趋势、找出规律特征、发现数据之间的内在关联关系,为各级政府、单位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精细化社会管理以及精准化社会服务。

(三)建设“智慧云浮”三大公共服务平台。

将我市各级政府、单位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面向市民、企业以及城市管理提供的服务及数据进行集中规范化整理、分类,结合公共服务机构及商业公司服务资源,设计、研发和上线各类融合服务产品,构建市民融合服务平台、企业融合服务平台以及城市运行管理平台。

1.搭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基础框架

基于我市现有电子政务网络及正投建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云浮市政务云平台及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基础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子平台:

(1)业务支撑平台包括:服务治理系统、融合应用系统、渠道管理系统、运维管理系统、运营管理系统以及开发者门户。

(2)通用平台服务系统包括:短信服务、邮件服务、图片服务、文件服务、订阅服务、支付服务、统一认证服务、服务评价服务、系统消息服务、建议投诉服务、业务日志服务。

(3)系统管理包括:安全管理、权限管理、审计管理、系统监控、运行管理、业务流程管理、数据管理以及GIS管理。

2.市民融合服务平台

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在政务、教育、医疗、旅游、社区管理、便民服务、养老服务等公众关注度高的民生领域,多渠道整合政府管理服务资源,构建“智慧云浮”市民融合服务平台,依托政府网站群、新媒体等服务平台主动向市民提供日常生活工作所需的各类信息和服务,并积极展示“智慧云浮”建设成果,让市民享受到“智慧云浮”建设所带来的泛在化、个性化和均等化服务。

市民融合服务平台将通过对所汇聚的各类服务资源进行多维度梳理,按照符合市民需求和思维习惯的组织方式形成政务、公共事业和社会便民等一系列“融合服务产品”。平台通过我的声音、我的空间、我的服务三大频道,以服务资源聚合、渠道整合和服务创新为主线,在未来5年提供如下服务:

我的声音:提供城市管理者与市民的互动渠道,鼓励市民参与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以及社会发展,发出自己的声音,以主人翁的姿态,为共建美好家园承担自己的责任。一方面市民通过服务反馈现实问题并及时获得政府的处理意见,缓解市民负面情绪,将社会不安定因素消灭在萌芽阶段;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通过对平台长期运营数据的分析,了解城市发展过程中民生聚焦的问题,并纳入施政改善范畴,从而提升市民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该频道提供“微观”、“微调查”、“咨询投诉”三个服务。

我的空间:平台为每一个注册用户分配的专属空间,用户管理自己的个人信息、记录自己的个人足迹、集中自己的各种消息、存储并共享自己的个人数据,是每个用户的定制化、个性化空间。主要内容包括我的足迹、我的信息、个人信息、我的资料库等服务。

我的服务:深度对接网上办事大厅,建立市民与政府互动沟通的纽带,是市民获取政府法规、办事指南、办事流程、政务资讯的入口,同时也是获取政府服务的办事平台。目前包含了“实名认证、政务办事、账单查询、预约挂号”等融合服务。如政务办事包含便捷导航、网上预约、网上办事、进度推送等;账单查询包含水电气、医社保、公积金、交通违章等账单的一站式查询。

服务渠道:PC网站、智能手机APP等。

平台服务上线的顺序一般从城市特点和定位、该领域的信息化基础及相关资源的获取难易程度进行综合考虑,后期则通过市民需求及平台运营反馈情况进行调整。

3.企业融合服务平台

以企业为中心,将服务信息资源有效接入整合,提供融合化服务,以转变传统服务模式;建设“政企直通车”,提高办效率,加强政企互动沟通;完善企业信息库,利用企业信息,完善企业信用体系,构建一体化城市级企业融合服务平台。可有效汇聚、利用、融合现有与新增的企业服务资源,并提供智能的信息分析、服务推荐、咨询推送的功能,实现企业服务资源的最大化应用,成为区域内众多企业寻求服务的主要窗口与途径。

企业融合服务平台通过有效对接整合政务、公共、社会等企业服务资源,聚集融合科技金融、技术创新、人才发展等创新要素,以企业为中心,提供融合服务,转变政府服务模式,拓展服务渠道,推进服务评价,提升服务质量。平台通过企业声音、企业空间、企业服务三大频道,以服务资源聚合、渠道整合和服务创新为主线,在未来5年提供如下服务:

企业声音:建设“政企直通车”,缩短办事时间,加强政企互动沟通,提升沟通效率,增强政企双方互信。

企业空间:满足“省网上办事大厅企业网页”的要求,为每一个企业注册用户分配的专属空间,用户管理企业信息、记录企业足迹、集中企业的各种消息、存储并共享企业数据,是每个企业的定制化、个性化空间,主要功能包括企业足迹、企业信息、企业资料库等服务栏目。

企业服务:深度对接网上办事大厅,建立企业与政府互动沟通的纽带,是企业获取政府办事法规、办事指南、办事流程、政务资讯的入口,同时也是获取政府服务的办事平台。目前包含了“实名认证、政务服务、证照服务”等功能。如政务办事包含便捷导航、网上预约、网上办事、进度推送等。另外,还融合了与企业经营和发展相关的政务服务资源、公共事业服务资源和商业服务资源(企业服务市场、企业社交圈子等),为每个企业提供和量身打造一个其专属的服务环境,在建设“一个政府、整体服务”的政务服务体系的同时,致力于打造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产业共同发展生态圈”。服务范围扩展到“科技金融服务、技术创新服务、人才发展服务、市场拓展服务、政策环境服务以及直达式服务搜索”等领域服务。

服务渠道:PC网站、智能手机APP等。

平台服务上线的顺序一般从城市特点和定位、该领域的信息化基础及相关资源的获取难易程度进行综合考虑,后期则通过企业需求及平台运营反馈情况进行调整。

4.城市运行管理平台

(1)城市运行管理系统

城市运行管理系统依托人口、法人、宏观经济和空间地理信息四大核心数据库,以跨部门的数据融合推动职能和流程的重组,并同步推进相应的制度和工作机制铺排工作,使产业发展、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社会保障、卫生医疗、城市管理和基础配套等领域的监管与服务职能面向未来时态延伸并适当提前到位,从而把云浮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中所必然产生的人口增长、企业数量增加和规模增大、城市容量扩充、各类社会公共服务产品需求量加大等产生的监管、服务和资源压力在可管控中得到自然适应和消解。

建设云浮市城市管理实时监测体系;云浮市城市运行管理的指标模型;建立云浮市部门间的业务协同工作机制,快速处置解决城市运行管理事件;建设云浮市应急辅助系统,解决城市运行管理突发事件;建设云浮市城市运行决策支持系统,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建设云浮市信息发布系统,发布平台服务信息;建设有效的市民参与渠道,加强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能力;建设大屏显示系统(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另行安排建设)。

(2)数字城管系统

以城市管理信息化应用为基础,大力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通过构建“智慧云浮”管理监督指挥系统,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实现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从突击性运动管理向可持续性长效管理、从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方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保证城市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逐步建立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建设智慧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大屏幕显示终端系统、指挥调度系统、图像接入和传输系统、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库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软硬件平台。包括无线数据采集、监督受理、协同工作、地理编码、监控指挥、综合评价、数据交换、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应用维护、呼叫中心、大屏幕监督指挥、城管通功能模块。

(3)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系统

针对目前管线行业应用特点和市政综合管网管理需求,建设“一中心,两体系,三领域,四创新”。即建立综合管线数据中心,以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两个体系作为支撑,面向管线规划设计、管线档案管理与管线运维管护三个领域应用,实现综合管线动态更新、管线共享与档案数字化、应急处理与精细化管理、在线监控与智能化运维四项应用创新。业务应用主要包括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地下管线展示系统、地下管线信息共享服务系统、地下管线竣工测量数据更新系统、地下管线应用系统五大部分。

通过建设“智慧云浮”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实现云浮市地下管线管理整体工作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地下管线信息计算机化、网络化管理,以及对地下管线信息的综合管理、动态更新等,为云浮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信息资源和技术支持,并充分共享和利用地下管线信息资源,为云浮市政府、管线权属单位等提供支持。

(4)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大综管)

优先以云城区、新兴县开展试点应用,逐步覆盖全市。按照“一网一面、一码一员、两体系两平台”的基本架构,建设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大综管),打造云浮市社区网格化工作的架构体系。以社区基础网格编织一张基层社会治理网、形成一个跨部门的协同工作面,以一个社会信用代码为入口建设公共安全诚信管理系统并建立其应用体系,整合社区网格员队伍,建立社区网格化工作决策指挥和制度考评两个保障体系、建设社区网格化信息资源共享和综合业务信息两个信息化支撑平台。把社会治理/城市管理体系与城市规划体系相融合,把住建部数字化城市管理中的地理信息、网格编成规范及事部件分类定义等要素与公安、综治、安监、消防、食药监和商改等职能相结合,真正形成城市规划建设与社会治理体系一体化推进格局,并最终构成我市现代化社会治理能力的支撑体系。

(5)智慧规划平台

在现有的规划体制和机制上,一是构建以丰富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以完善规划编制成果为指导、以改革规划管理机制为抓手的规划编制、管理一体化的适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城乡规划体系;二是在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三规合一”,实现“多规融合”,整合发改、国土、环保等部门信息化资源,搭建一个部门联动的智慧规划空间信息共享平台。

(四)专项智慧应用系统。

在三年内完成智慧教育云平台搭建、推广应用和完善运营,智慧教育云平台与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无缝对接,数据交互共享,通过信息资源汇聚,实现平台系统间数据挖掘、获取、管理、清洗、分析、应用以及运营,不断接入适用的第三方应用与优质资源,以供应链的整合和社会力量的商业运营,促进智慧城市下的教育云计算深度应用,带动教育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构成一体化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普及和带动教育创新,增强教育信息化服务于教育公平、培养创新人才和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效能。

智慧教育云平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基础支撑系统、教育社区中心(教师个人网络空间、协作组空间、学校门户、区域门户、网络班级、学生/家长网络空间)、网络教研协作中心(网络集体备课、评课议课、课题研究、科研成果、教研专题、教研活动、统计分析)、网络教学中心(微课平台、作业管理系统、题库系统、在线训练)、教育资源中心(全市免费教育资源服务系统、生成性资源系统)等。

同时,全面拓展以及对接云浮行业智慧系统应用,建设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国土、智慧环保、平安云浮等纵向业务系统。

(五)保障体系建设。

1.数据对接及服务接口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服务数据来源于政府各部门、公共事业单位的政务办事服务、公共服务及商业机构提供各类便民便企服务,获取和对接的主要工作包括各部门和单位现有服务数据和资源的调研、确认,资源使用许可资格的协调以及和平台具体对接接口的建设、数据和服务的交换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等。

2.服务渠道整合与完善

我市已建成一批面向市民、企业服务的线上服务渠道(网上办事大厅、服务网站、热线电话)和线下服务网点(政务服务大厅、各类营业厅及服务窗口等),但渠道之间各自为政,服务分散,没有整合形成统一的服务体系。云浮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成后,充分利用、整合现有各类线上线下服务渠道,以渠道覆盖的市民及企业类型为划分维度,形成全市统一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3.运维保障体系建设

为保障“智慧云浮”建设的安全、规范运行和服务运营,在搭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同时,同步建设平台的支撑和保障体系。平台的支撑和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平台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支撑平台规划建设;保障平台安全、稳定运行的运维保障体系以及为支撑市民、企业服务落地的服务运营管理体系。

4.持续运营与推广

通过持续的业务运营,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打造成我市宣传服务的阵地、市民虚拟的生活家园和社区电子商务的平台。以政务服务为抓手,带动相关的公共事业服务和街道、社区服务模式创新和变革,逐步从单纯的响应型的信息供给迈向需求驱动型的信息消费服务,为区域新兴服务行业树立标准和典范,推动关联行业挖掘和扩展产业链,为信息消费服务业务开展奠定产业生态环境。最终实现政府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性化。

积极宣传推广平台的影响力,使市民、企业能积极、自主、自愿的激活账户、进行实名认证,并获取相关服务。服务产品持续创新优化提升,整合面向市民、企业的各种服务资源和渠道,创新民生服务提供模式,提升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使市民(企业)随时随地能够享受方便快捷的服务,实现信息便民惠民,提升公共服务均等普惠水平。拓展新兴服务业态,通过公益信息消费服务实现“利民”和“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