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数字政务协会
首页 >行业资讯 >2018-2019广东“数字政府”建设报告
  • 2018-2019广东“数字政府”建设报告
  • 2019年06月28日 16:33 发布人:

  2017年12月,广东省率先在全国部署“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将其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再创广东营商环境新优势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充分运用政务互联网思维,构建“政企合作、管运分离”的建设运营模式,以数据开放释放“数字红利”,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广东通过“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实现政府由分散向整体、由管理向服务、由单向被动向双向互动、由单部门向多部门协同、由采购工程向采购服务、由封闭向开放的“六个转变”。2018年10月,广东省政府正式印发《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0年)》和《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这是全国首个“数字政府”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全面、清晰地描绘了广东“数字政府”建设的蓝图。

  一、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主要做法

  1、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引领,建立“数字政府”管理建设新格局

  广东从体制机制入手,全面撤并调整省信息中心以及省直各单位全部44个信息中心,行政职能回归机关,打破各部门、各条块自成体系、自我封闭造成系统不通、业务不通、数据不通的困局,为“数字政府”改革扫清体制机制障碍。对信息中心人员按三种方式进行分流,即,根据公务员法及有关规定考试录用或直接登记为公务员;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妥善安置到有关事业单位;分流到企业(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数字广东公司”)。

  广东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以各个部门已有的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系统为基础,进行整合、优化、提升,实现对已有资产的充分利旧和应用,发挥财政投资最大价值。同时,重点从角色、责任、动力三个因素考虑,建立“数字政府”新格局。"

  在角色设计方面,省市县三级均成立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负责全省政务信息化的组织、指挥、管理、监督,建立上下对口、纵横畅顺的体制架构;集中腾讯、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和华为公司优势资源,成立“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即数字广东网络有限公司,形成“1+3+1”的“政企合作”模式,改变以往各部门既是使用者又是建设者的双重角色,将部门变成服务的使用者、评价者,把原有分布在各个部门的建设能力集中起来,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调度,形成建设能力的集约效应,即建立“管运分离”模式。

  在责任落实方面,撤销各部门信息中心,这不是弱化信息化,而是要进一步强化和专业化,要求各部门对业务、管理、需求和服务评价担负“用户端责任”,成立运营中心,对顶层设计到行动计划,再到落地实施方案负起“服务端责任”,从根本上解决整体政府建设的系统性问题。

  在动力机制方面,“数字政府”首先是“整体政府”,要做到整体,就要实现“全省一盘棋”。广东将“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作为省委、省政府“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省长马兴瑞任组长的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实现路径上狠抓顶层设计,系统性编制“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方案、建设规划和行动计划。建立“全省一盘棋”的动力机制,科学合理划分省与市、业务与技术部门的责任主体关系,明确建设运营中的统、分关系,调动各级政府部门、公务员以及相关社会资源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确保全省“数字政府”建设上下同心、步调一致。

  2、以集约化、一体化的公共基础平台为支撑,全面提升“数字政府”一站式服务能力

  集约化建设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全省政务云平台,为省级各部门、地市提供高效、安全.可按需使用的政务云平台。政务云按照“1+N+M”的布局规划建设,包括1个省级政务云平台、N个特色行业云平台、M个地市级政务云平台。政务云平台还可为党委、人大、政协等单位提供服务。在技术上支持与第三方云平台对接,实现资源整合、数据融合、业务贯通,彻底改变以往部门系统分割、业务隔离、资源分散的局面。

  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基本实现“三级十统”。2018年6月,广东全面启动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梳理工作,仅用三个多月时间就完成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事项“十统一”标准化梳理,涉及三级政府超过5000个部门和机构,基本建立起全省统一事项库,省市县编制实施清单超过90万项,有力支撑政务服务的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协同办理,为政务服务标准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优化再造办理流程,便捷办事服务。建设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广东政务服务网”以及“粤省事”移动民生服务平台。重点围绕业务量大、受众面广、群众使用率高的服务事项,按照“少填、少报、少跑、快办”的原则,依托后台各部门数据共享和电子证照,通过嵌入非税支付、物流寄递、智能客服等应用,实现线上全流程快速办理。

  2018年5月,广东省依托微信在全国率先推出首个集成民生服务小程序及民生服务公众号“粤省事”,围绕社会保障、出入境、交管、户政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领域,运用人脸识别、电子证照、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支撑流程再造、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实现501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指尖”办理。其中,425项“一次不用跑”,63项“最多跑一次”。2018年9月,广东政务服务网正式上线,改造后的“广东政务服务网”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一网通办”。面向企业主体开通“多证合一”备案、不动产登记、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等15类主题服务,实现全省工商登记和备案业务“一次登录、一口办理”,企业注册、刻章、申领发票、备案信息补充采集一站式服务,企业办理备案最多可减少填报46项信息,企业开办时间减至5个工作日。在不到2个月时间,为75万商事主体备案410万笔。

  力推九大创新政务应用。为不断提高政务服务能力,《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0年)》提出九大创新政务应用。创新政务应用分为管理能力应用和服务能力应用。管理能力应用面向各部门履行专业职能的业务,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以及面向政府内部管理的行政办公业务等;服务能力应用由面向群众办事创业的政务服务业务、面向领导的决策保障业务以及面向跨层级跨区域的跨域协作业务构成。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实现跨部门系统互联互通、数据交换共享、业务流程协同,构建“数字政府”大服务、大应用、大数据、大平台体系,提升“数字政府”整体效能。

  3、以数据治理和共享为突破口,变“群众跑路”为“数据跑腿”

  广东省全面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应用。基于“数字政府”统一基础设施,以数据为核心,盘活政府已有数据中心和社会化数据中心资源,通过数据汇聚、数据治理,建设结构合理、质量可靠的政务“大数据”体系。在此基础上,完善数据开放平台,建立和完善数据资源开放制度规范,建立政务数据资源“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明确不开放的范围,“负面清单”之外的数据全部向社会开放。

  打破核心政务数据孤岛。部门政务数据分隔是造成政务服务效率低的主要原因。通过深入调研发现,制约各部门政务服务资源互联共享的主要障碍是人口、法人等基础数据没有联通和共享。对此,广东省以打通业务涉及面广、数据使用率高的部门数据库为突破口,集中力量攻坚,在短时间内推动公安、民政等24个部门3105类数据互联互通,为40个重点领域政务服务应用提供大数据支撑,切实打破政务数据孤岛,为提升“粤省事”平台、广东政务服务网服务能力打下坚实基础。比如,通过推动公安机关常住人口基本信息、居住证基本信息等13类约4.8亿条人口信息数据以及机动车登记证、机动车驾驶证等10类约4.4亿条核心交管信息数据共享应用,有效带动了其他部门数据信息共享,仅公安一个部门推出的在线政务服务就打通了14个省直部门的69类共享数据,涉及应用8个省直部门22种电子证照。

  打造协同办公平台。搭建基于政务微信的统一协同办公平台,通过与部门办公系统联动,围绕“办文、办会、办事”,进一步优化提升协同办公平台,提升政府运作效能。平台试点上线3个月来,使用用户累计达636人,移动办公最高日活跃率91%,接收办理件56万件,公文平均办理用时下降42.1%,办文效率明显提升。

  推行电子证照互通互认。对电子证照应用进行政策赋能,出台《广东省政务电子证照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政务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具有相同使用效力,为全省推行电子证照建设应用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推广过程中,以“无介质、等效力、全流通”的电子证照,让群众办事免携带、免提交实体证照核验,大幅减少群众提交纸质材料。

  打造八大应用支撑平台。为了充分实现“数字政府”的各项功能,需要对全省政府和企业信息实现统一化、规范化和数字化。《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0年)》提出建立省统一身份认证中心、可信电子证照系统、非税支付平台、社会信用公共平台、移动政务应用平台、数据共享平台、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智能客服平台八大应用支撑平台。

  二、擘画整体化“数字政府”新蓝图

  1、打造创新发展新动能

  数据资源是“数字政府”的核心。打造创新发展动能,必须让数据流动起来,充分发挥数据红利。采用省市跨部门、跨地区共建共享,政企合作的建设方式,鼓励政府、企业、社会多方面深度开发全省政务大数据资源,发挥数据的社会价值,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驱动新发展。其次,加快政府信息资源与社会信息资源融合创新,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共数据服务体系,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支撑和新引擎。此外,要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财政杠杆,撬动社会资本,壮大新型电子政务服务企业,把广东形成的政务互联网模式向全国辐射,实现产业溢出效应和规模化发展。最后,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方面的作用,提高各类市场主体创新能力,形成全省统一的发展格局,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新动力。

  2、提升智慧服务新体验

  丰富立体化服务渠道。后续将着力构建“数字政府”随身式政务服务立体化渠道,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完善服务渠道、丰富服务类别,打造政务服务新模式,建成覆盖全省、部门协同、双向互动、安全可靠、一体化办理的政务服务体系,依托“粤省事”等移动应用,为公众和企业提供一直在线、贴身随行的政务服务,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的精准化、人性化、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推动实名认证。加强统一实名身份认证,构建围绕“法人”和“个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服务体系,全方位主动服务,个性化精准推送,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便捷,贴心的政务服务。注重安全性。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安全和标准要求,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借助政务微信、小程序、人脸识别等应用,拓展移动办公能力,提升移动办公便利性、安全性。

  3、构建协同治理新环境

  在组织架构方面,加强纵向工作指导和横向工作协调力度,健全与全省各地区各部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行政主管机构的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指导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相关规划,形成“数字政府”省级统筹建设管理体制和省市县协同联动机制,各级政府形成合力,稳步、规范推进各项改革。在共建共享方面,强化全省一盘棋“数字政府”统筹建设管理运营体制机制和相关法律规范、安全保障,继续强化省市跨部门、跨地区共建共享机制,加快政企分工协作推进技术能力体系建设。在业务协同方面,推进政务工作和业务应用系统从部门独立运行向条块间协同治理转变,重点推进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五大领域业务统筹;同时,围绕行政机关办公等共性应用一体化推进业务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和加强政府治理,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升“数字政府”整体效能。

  4、探索数据决策新方式

  推动政府数据积聚。立足公众企业主题服务和领导决策综合服务的横向需求,促进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流程关联和数据整合,促进各部门原有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的补充、完善和升级。明确各部门政务数据统归省政府的资产属性,实施统一标识和全生命周期集中管理,构建多来源获取、多类别汇聚、主题化整合、知识化分析和个性化服务的大数据应用架构,形成与任务目标相匹配的大数据治理能力。推动多源异构大数据应用。深度融合政府、社会及互联网等数据资源,运用大数据辅助领导决策,助力广东重大改革措施贯彻落实、重大问题决策研判、重点工作督查落实,提高决策的精确性、科学性和预见性,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的机制,适应新形势下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横向整合各领域的政务信息,提升各级政府决策所需的信息监测、研判、分析能力。

  5、建设整体运行新模式

  加快建立与业务体系相适应的政务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建设运维模式等方面探索创新,各地各部门要在省政府电子政务办协调下,构建“统一领导、上下衔接、运作高效、统筹有力、整体推进”的全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组织体系。积极探索以目标导向的职能设计、透明快捷的协同过程、多元互动的动态反馈机制,建设“数字政府”整体化运行新模式,以政府行政运作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按需实现信息的高效共享和跨部门的无缝协同,提高政府的整体运行效率。(源自:中政智库)